|
发布日期:2011-05-26 发布人:
把押花融合到耳环、手机链、项链、戒指等各种饰品中,融合到名片盒、贺卡、书签、屏风等日常用品中,这是日前在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上,由中、韩、美三国押花团体、高校和企业组成的押花盟军带给广大消费者的惊喜。
在国内众多花卉展会或花事活动中,多国同台聚集这么丰富的押花作品和押花专业人士尚属首次。这次押花盟军包括来自美国的KateChu’sPressedFlowerArt、韩国的押花学会JINSUN中央会以及国内的5所高校和3家从事押花作品供应或技艺培训的企业,参展作品达100多幅。其中,国际押花协会(WWPFG)创始人KateChu、韩国押花学会JINSUN中央会会长李真善、华南农业大学陈国菊博士的作品都能代表国际押花一流水平。
押花,花艺的一种,被视为插花的姊妹艺术,但在国内,人们对押花的认识还存在盲区。因此,虽然二十多年以前,押花艺术就在国内出现,但这门手工技艺一直只在小部分人群中传递和交流,近两年才开始具备人气。
押花爱好者成为该门艺术传播的生力军。陈国菊从事押花艺术近二十年,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,她也积极参与和国际押花团队的交流,成为国际押花协会中国联络员,2008年还成为国际押花协会比赛的评委。她结合自身优势,以高校为平台,早在1997年,率先为本科生开设了押花艺术课程。如今,高校已成为押花艺术传播的主要平台,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黑龙江等省市这两年相继在高校开设了押花艺术课,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喜爱。
为加大押花艺术推广的力度,吸引高校老师的兴趣,对教师队伍进行培训是眼下兴起的新门路。北京市梦工房押花俱乐部面向社会开设了押花培训班,负责人孟祥杰在日本进修期间接触押花艺术,回国后就致力于押花艺术的传播工作,现在他的俱乐部主要面向高校和社区进行培训,清华附中就是俱乐部的一个培训对象。他还打算在明年暑假期间,针对北京中小学校的手工老师展开免费培训,让更多人更快地了解押花艺术。陈国菊也在今年借五一假期尝试性开设了首届押花艺术师资培训班,全国十余个高校的老师前往培训。很快,受训的老师中已经有人在所在高校申请开设押花艺术课程,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的陈明莉不仅自己迷上了押花,还在学院首次尝试开押花艺术课,期望把押花技艺像火炬接力一样传递下去。
在押花爱好者队伍不断扩大的同时,押花艺术作品也以商品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上。广东押花爱好者傅庆军在2004年注册成立了广州市真朴苑押花工艺厂,从事押花作品的产业化经营。面对“零市场”的押花产业,傅庆军经营得并不轻松,但对押花的兴趣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一直支撑着她,并且一直在改进押花产业化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效率问题。她说,押花依靠手工制作,30厘米×40厘米的一个作品,一般爱好者或许需要一个多月才能完成,作品交易价可能上千元,这显然不利于作品的市场推广。而同样规格的作品,真朴苑可能只卖几十元,这就需要制作工艺不断改进,材料尽可能丰富,节省选材时间。现在,真朴苑供应的押花产品已有上千种,公司还与其他工艺品制作企业合作开发融合押花元素的产品,市场需求年年提升,令傅庆军增强了经营信心。
另外,由广州真朴苑押花工艺创始人梁承愈、梁承悦、傅庆军早年创作的《多种植物天然形态构成人物百态押花画卷》系1998年入选基尼斯世界之最;《欢聚》获得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系列金奖,系国内首次获得最高奖项;2001年《春夏秋冬》荣获首届中国国际插花花艺博览会一等奖等多个奖项。同时早在1995年,三人合力编著原创性出版中国第一册押花书籍《押花艺术》,详细讲解押花DIY步骤、注意要点等,成为国内押花爱好者手中珍品。在2005年,三人再次在原来基础上合著《创意手工课堂 植物押花》以丰富图案讲解押花过程,要点,成为押花典范。
押花艺术最先起源于外国,目前普遍流行于欧美国家、日本等,中国也在上世纪90年代左右有所闻,但是目前在中国的普及度仍然很低。
押花艺术所展现的不仅仅只是一幅画面效果,她更凝集了创作者精心对花材的挑选,花材的处理,最重要的莫过于对花材进行创意构思,更多是一种艺术创作的心血。
押花艺术在中国的成长之路还很长,需要更多的关注... ...
真朴苑:www.craftcn.cn 企业QQ:800020540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: 400-622-1066